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董事之家 财务创新全球化研究 商务创新与全球化 教育系统 国际风险管理 专精特新企业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 集团管控 通商董事会馆 转创全球科创智库 雏鹰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税务研究所 瞪羚企业 管理创新与全球化 企业治理
电子商务师 知识产权发展 价值共创 企业科创管理 创业投资企业 全面质量管理 移动支付 私营经济 企业经营 商业模式创新 灯塔工厂 企业产品创新 客户与营销 商业规划 产品检测 金融科技 价值网络 企业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企业 精益创新
十四五规划专题 碳达峰中和计划 科技创新 全过程工程 环保技术 数字化转型 碳排放管理 供给侧改革 转创国际技术转移 数控工厂 碳排放管理会计 全面绩效管理 应对气候变化 组织变革与管理转型 国有资产管理 制度智库 进出口企业管理 盈利模式转型 绿色能源与碳核算 气候审计与鉴证 数字化监管
为规范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执行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行为,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在财政部和体育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制定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就有关事项解读如下:
一、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体育企业的核心资产和重要资源,其价值的认定和实现对体育企业乃至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提出建立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完善评估制度。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和完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更好地指导资产评估执业,中评协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
二、指导意见的定位
指导意见以《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为基础,注重与现有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框架衔接,突出体育无形资产的特点,对体育无形资产的识别、不同类别体育无形资产价值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估资料的收集、评估方法的选用和评估参数的确定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相应规范,突出可操作性。
三、起草过程
经前期准备,2020年6月,中评协组建项目组,着手研究制定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在财政部、体育总局的帮助和支持下,项目组经过调研走访和专家研讨,于2021年4月形成建议稿。2021年5月,中评协组织召开建议稿讨论会,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对建议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2021年6月,中评协印发通知向资产评估行业征求意见,发函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2021年9月,中评协组织项目组对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组织专家对指导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审议稿。2021年11月,中评协将审议稿提交至相关准则委员会审议,并按照审议意见对审议稿内容进一步完善,形成拟发稿。2022年1月,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四、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分为七章,分别为总则、基本遵循、评估对象和范围、操作要求、评估方法、披露要求和附则,共51条。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了制定宗旨、制定依据、相关定义、适用范围和实施要求,规定了执行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胜任能力、业务类型等内容。
二是明确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注意事项。在结合体育无形资产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结合体育无形资产的分类和商业模式,提出体育无形资产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利用专家工作等操作要求。根据体育无形资产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影响因素,对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三种方法的应用和关键参数的选取作出规定。
三是明确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报告的披露内容,强调反映体育无形资产特点。
五、重要内容说明
(一)体育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指导意见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定义,在资产评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定义的基础上,融合了体育无形资产的体育元素和无形资产元素,突出了体育资源的特有属性和权利主体的多样性。
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特征,指导意见不仅对著作权资产、商标资产、特殊标志资产、域名资产、专利资产、商业秘密资产、合同权益资产、客户关系资产、特许经营权资产和奥林匹克标志资产等常见体育无形资产类别分别进行介绍,也从与体育赛事相关的无形资产、与体育专业人员相关的无形资产、与体育组织相关的无形资产和与体育场馆相关的无形资产等角度,分别阐述了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影响因素。
(二)关注体育的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指导意见指出,执行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了解体育具有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体育无形资产可能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应当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关注其社会效益对价值的影响。
(三)体育无形资产类别的划分。
明确评估对象是执行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一项基本事项。指导意见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对象定义为体育无形资产的财产权益,或者特定体育无形资产组合的财产权益。体育无形资产不局限于无形资产会计科目核算的资产。符合资产评估准则关于体育无形资产定义的,均可以构成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对象。
确定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对象的关键难点在于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辨认和分类。体育无形资产除具有无形资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与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密切相关、权利属性复杂、时效性强、价值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辨认和分类,必须建立在对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和体育资源使用状况有着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为充分揭示体育无形资产的本质,方便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操作,指导意见从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内容角度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分类。指导意见借鉴无形资产评估对象分类惯例,结合体育无形资产特点,采用三级分类指标表述体育无形资产,即:一项无形资产可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种指标口径进行表述。其中:大类按照是否可辨认划分为可辨认和不可辨认的体育无形资产,中类采用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分类口径,小类采用体育产业约定俗成的无形资产分类口径。例如,赛事举办权表述为“可辨认体育无形资产(大类)——合同权益资产(中类)——体育赛事举办权(小类)”。
为了便于理解体育无形资产分类,指导意见以附表的形式对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重点名词进行解释,并列举了各类常见的体育无形资产。
(四)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运用。
资产评估三种基本方法包括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主要针对收益法中无形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收益年限以及折现率,市场法中选择的价值乘数、可比交易价格的修正调整系数,成本法中重置成本与贬值等重要参数的估算进行规范。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强调关注体育无形资产的商业模式和相关经营情况,了解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影响因素及其对评估值的影响。指导意见结合体育无形资产中常见的资产类型,重点对最常用的收益法的运用进行了规范,参考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收益途径下的节省许可费折现法、增量收益折现法和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提出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参数的选取原则和路径。同时,指导意见也结合评估实务中体育无形资产市场法评估经验,提出了交易价格修正法和价值比率修正法两种不同的评估思路,并针对体育无形资产特点,提出了常见体育无形资产的个体特征差异调整因素。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55770号-4
Transverture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尚层国际1601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66号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东莞市大朗镇富丽东路226号松湖世家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